> 文娱 正文

朝向光明——读《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

时间:2024-06-21 来源:互联网

前不久,去江西赣南参加王阳明先生诞辰550周年的纪念活动,瞻仰了由多位民营企业家捐建的“光明碑”。阳明先生当年在此地“落星”,临终前留下意蕴隽永的八个字:“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该碑即取名于此。

返京后,欣逢常齐光先生所著《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经典版)面世,付梓印行的是光明日报出版社,不免心生触动:识读此书,亦当是一次“光明行”?!

确实,“光明”二字,犹如交响乐队中的定音鼔,很大程度上鼎定了此书之气象、之气质、之气概,以及丰盛的阅读价值,为读者们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等四个自信、朝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有所助益!

“气象”一词原指风、霜、雨、雪、云、雾、雷、电等物理现象,有时也引伸为“景象”“物象”等。魏晋女诗人谢道韫写有《登山》诗句:“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她登临泰山,被“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深深吸引,禁不住叩问:万千风云气象究竟是何物,能屡屡令我思潮迁动?此“气象”,即“景象”“景观”耳。宋代名儒程颢评点先师时曾说,“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相对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如天地那样宽广,颜回身居陋巷、不改其乐如和风祥云那样沁人心脾,孟子倡导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精神则如巍巍泰山那般雄伟,是刚健卓立之大气象。今读此书,以“颇有气象”作评,是首肯其写来不局促、不偏狭,雄视古今,掀动波澜,不以嚼别人嚼过的馍馍为能事,通篇贯穿新思考,且以含义精准、联袂而至的新语汇、新概括、新论证为载体,是自成一番气象的。况且,作者本来就对“气象”有概念、有意识,如书中写道,“中华儿女不断提升心、道、德、事的层面,则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就会进一步提升,浩然正气就会进一步强化,整体气象就会进一步升华。”

常见同类涉及国学或修身悟道等书籍,多泥文逐句者、人云亦云者、牵强附会者、七拼八凑者……,相较起来,几乎都不过碎片或失却自我的平庸而已。而此书之可贵,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结构设置、谋篇布局上始终有“自行其是”之气象,即径直说着自已的话,道他人之未道,连引经据典都极少,决无学究气,也不专擅转述之类。其功夫全用于紧紧围绕主题,将自行其是之“是”讲得丝丝入扣,不悖因果关联、前后呼应,形成峰峦起伏般的论述节奏,步步紧逼、节节展开、层层递进,加上自建体系、自构框架、自带光芒,集思想能力、结构能力、论证能力、表达能力于一体,直觉印象是很特别、很卓异、很与众不同,能让人联想到李白诗句中的超凡意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不仅颇有气象,也颇有气质。如果说“气象”偏重于外观印象层面的风貌、样貌,那么,“气质”则主要是指本性、根性意义上的风骨等。读此书,能强烈感受到其骨子里的那番清峻高远。先是在第一部分以十分老到的笔锋概述中华文化精髓,使“文化自信”在根脉及源泉上有所着落,接着便倾其笔墨,和盘托出全书的主体内容,即第二部分“‘心——道——德——事’四部曲”,为更多人建设和提升心灵品质、投身“民族复兴”光辉事业拓展心智。全书拂拂笔触皆为端庄、峻拔之气,干脆利落,决不拖泥带水,更无忸怩作态,非有充裕的创新禀赋及自信所能及!作者悟识国学,自初读《阳明先生集要》始。迄今只短短10年,深潜阳明心学之世界,又及《易经》《道德经》《论语》《孟子》等经典,“一经通,百经通”,关键是善于抓根本,悟性高,又“咬定青山不放松”,故可谋事半功倍,在众说纷纭中自辟天地,探索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修身体系。其立意之新、站位之高、创建成果之速,令人惊异!断断然仅心无旁鹜、夙兴夜寐等不足以究其本,至要者乃气质不群也!

    何谓“气质”?气质就是慧根、就是天赋、就是与生俱有,甚至就是基因或基因密码……故有国际知名车企广告如是说,“气质,不可模仿”;亦如《隋书·文学传序》中云,“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基于气质,理义胜过文词;傍于清绮,文词胜过意旨)。不然,此书据何能一语中的,凿凿断言“中华文化在精妙绝伦处,往往是在体悟、实证和阐明心的奥妙”?据何能宏论滔滔,从心灵品质层面切入,逐一展开心、道、德、事等四个方面及内在关联的深入阐述?据何能一气呵成,揭示出一系列人生重大秘密、重大真理、重大战略、重大价值等?据何能大刀阔斧,将前人从未系统阐明过的人生真相首创性地精切还原于世?据何能鞭辟入理,在方法论的意义上为读者们点拨了明心和净心的具体路径?……阳明先生在论及“良知本来自明”时曾说,“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 此书,“质美”矣!“致知”矣!

不仅颇有气象、气质,还颇有气概。所谓“气概”,大抵与“气势”、“气派”同义。从全书看,“心——道——德——事”四部曲无疑是其核心主干,原创力很强,体系性也很强,整个论证坚定有力,洋溢着一种当仁不让的创新韵味。无论是分解其内涵,即“心是身之主宰”“道是人的境界和格局的综合”“德是心的善用或妙用”“事是人生方方面面的结果和状况”,还是呈现其奥妙,即“心决定道、德、事,是主导关系,而道、德、事能影响心,是从属关系”,故“心上的成就才是真正根本的成就”;无论是逐一细说行为作用与反作用运行规律的九个原理,以剖示其“深奥无比、绝妙无穷”,还是在侧重讲述“净心”方式时指明“观照是基础、反省是关键、引导是根本”等三大要点,引导开发更高层面的心中宝藏等,均在熟稔和精读中华经典尤其是阳明心学的厚实基础上,一展标新立异之勇气,亮出自已笃信不疑的至是主张,既大胆驰求,又明白简切,“光明圆莹,更无挂碍遮隔处”。

全书倾心建构“心——道——德——事”四部曲这一创新体系,既是从大处着眼,将文化自信链接民族复兴“国之大者”,纲举目张,洞明云端;又是从实处着力,敦本尚实,字字句句无不详切落于如何优化心灵品质上,无不具体落于如何提升格局境界上,充溢着向上向善的大美、大爱、大义情愫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实现圣哲先师关于“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心中有仲尼”之殷殷期望。惟卓然自奋者,方能如此以独树一帜之担当,于字里行间将凌云之志、乾坤之握毕现无遗,生发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读这样的书,似可真切领略到何谓“势如破竹”、何谓“气贯长虹”、何谓“气宇轩昂”、何谓“勿庸置疑”……

任何一部优秀的或卓越的论著,都是以其提出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恰切来定位的。一方面,要有合乎历史规律的接续意义;另一方面,更得紧扣当下之现实,回答好众所关切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二十大报告庄重提出,要展示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这显然是一个重要命题,既是“文化自信”的作用点,也是“民族复兴”的发力处。但关键在于,何处可获得相关资源?原生态的中华经典,固然是活水源头之一,故须大力倡导读原著、悟原理。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富有新意、创意的“当代表达”,在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有所作为,也非常值得期待。而《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不只是在“当代表达”上颇有气象、气质、气概,而且,作为一本文风严谨、格调迥异、意旨深远的当代论著,以下三方面的独特价值,更使之不负时代、不负众望。

一是对照的价值。该书着意于建设和提升心灵品质,分门别类地精心刻画了圣人、贤人、君子、能人、士人等正向5类和庸人、小人、恶人、坏人、罪人等负向5类的基本面貌,以及各自在心、道、德、事4个层面的不同特征。可以说,这是一幅“众生相”,“如明镜然,全体莹彻”,谁都无从逃遁。只要揽镜一照,勇敢面对,一般都能明暸自已究竟属正反哪一类、处于哪个层面、心中尚有哪些不明和贪欲……此系“心——道——德——事”四部曲中极具刀斧之力的“节骨眼”,凝聚着作者对人世间纷杂形态的锐利洞察。尤其是将那些藏匿于、惑乱于我们人心中的种种“不明和贪欲”,毫不留情地曝光、晾晒出来,是足够让每一位诚实的“照镜者”知耻、汗颜的。

所谓“不明”,就是不当之见,即“浅知浅见、偏知偏见、错知错见,乃至恶知恶见”,会导致心上、道上、德上、事上产生不好的行为作用;所谓“贪欲”,就是贪得之欲,即“对自己、他人和社会不好的、过度的欲望”,会梗阻更高层面心上、道上、德上、事上的心中宝藏的开发。不仅如此,不明和贪欲两者之间还存在恶性循环,即“不明加重贪欲,贪欲发挥不明,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可见,通过“照镜子”,先把不明和贪欲揪出来、晾出来,对于后续一一予以清扫、破除,实打实地提升心灵品质,是一个多么关键的前置行动!而所有的不明和贪欲,正是阳明先生所比喻过的那个人人心中都有的“贼”。他曾深有感慨,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还说要“坐中静,破焦虑之贼;舍中得,破愿望之贼;事上练,破犹疑之贼。三贼皆破,则万事可成”。这,耐人省思!

二是路标的价值。对照,是为着彰善纠过、将往后的路程走对。当我们由对照而知而鉴明自己是咋回事儿、心灵品质如何,特别是存在着哪些不明和贪欲,那么,出路何在、光明何在、解决方案何在,这显然是“心——道——德——事”四部曲的最吃劲处,也是其基本价值所在。作者对症下药,给出的方子主要是第二部分中的第三章“明心和净心”,药力甚猛,足足用去了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其后余下的第三、第四部分也大体是其延伸,分别通过对企业家、家庭、青少年、长者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5个范畴的覆盖来再予强调。若追根溯源,不无发见此“药方”有着中华经典的深刻濡染、古圣先贤的悠长影响,例如《 道德经》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庄子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六祖慧能曰“万法尽在自心”……,尤其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理念“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龙场悟道经典案例的发隐抉微等等,但是,其基本面仍然是非常“当代”的,是立足于时代需要的呼唤而极具现实性、针对性的,这就有融会贯通之功。而且,由于如上所及气象、气质、气概等,特别是在展开明心和净心的具体论述中,其用语偏好、推论风格、思维逻辑等方面的个性化都很鲜明、突出,卓智频现、创见接踵,对广大读者来说,是有难得的实际开悟启智意义的。

书中强调,“明心”之要,首先必须“明”于“人生重大秘密是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和“人生重大真理是行为作用与反作用”;继之则须持久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之,不能浅尝辄止,甚至仅作为知识而只学语句的表层意思。否则,就难以不断深层地减轻乃至去除心上的不明;此外,还要深“明”心中拥有无尽宝藏和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两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而深奥的相辅相成、一体不二的关系,即没有明心,净心就没有动力;没有净心,明心就无法深入。换言之,明心越高,净心就越深;净心越深,明心就越高。而“净心”,首要的是务必随时警觉和观照自已的起心动念,此为基础;一旦观照到不好的起心动念,立刻反省,杜绝再犯,亦即养成反求诸已的良好品行和习惯,时刻不忘从反躬自省入手,在独知处用力,决不放过起心动念一瞬间,正如阳明先生在《传习彔》中所说,“心体上着不得一念留滞,就如眼着不得些子尘沙”“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亦如《六祖坛经》所云,“除邪行正即无罪”,此为关键;与此同时,还要“以更高层面之心为心,主动引导自己,产生超越原有层面的起心动念,使原有层面之心得以逐渐提升”,亦即自觉向上看齐,此为根本。这就是关乎“心——道——德——事”四部曲能量超然、亮点纷呈的“四梁八柱”。

为有更加清晰无误的路标价值,此书可说是毫不惜力、不遗余力的。例如对净心三要点,其条分缕析之细致、严谨,令人喟叹!其中讲“反省是关键”,不只明确讲述首次深刻反省、定期深刻反省、随时自觉反省等三个做法,而且还进一步对三个做法深入释义,以提高可操作性,即要求“首次深刻反省”必须注意“内心真诚而且仪式庄重”以及其他三种情形;“定期深刻反省”必须注重“与志同道合之人相互砥砺”等三点,连时间安排上都具体化到“每天一次或三天一次或一周一次等”;“随时自觉反省”则相当于建立一个敏锐的“雷达”系统,随时“扫描”,“一旦发现不好的起心动念产生,就即刻反省,使之不存留在心灵深处”。此为典型的理用并举、知行合一(知行本一)!不仅把理说得透透的,还把用法说得明明白白的,如同竖起了一块块路牌,只要照直去用去走,谁都能心明眼亮抵达目标。而这等方法论价值,焉有几人能够盛德奉献、至诚给出?

三是揭示的价值。凡智者,其人生价值莫贵于“揭示”二字,或揭示真相,或揭示真知,或揭示真理,故又可曰“求真的价值”。曾听作者多次说过,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我们哪有研究的份儿,躬行而已!这是谦谦君子之语。然而,正是这份谦恭、谦卑,能使人平心静气,孜孜以求于圣贤思想精华的领悟与吸收,以唤醒心灵深处的一片光明,并在自已的切身体验和对周边人与事物乃至整个时代、社会的观察中,致力于有所“揭示”,产生别具风范的生命价值,既不负先哲,也不负今世和未来。

应该说,此书从头至尾充滿着揭示性。“中华文化是世界伟大文化,是有德、有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中华民族心的呈现、心中宝藏的呈现、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呈现”,又称“中华文化既是成人之美的文化,也是不成人之恶的文化”……,及至“人生从来没有后悔药,但有反省药”“天下之事,助人为乐;天下之乐,为善最乐”“与真理同行,最为心安”“起心动念是有能量的”“‘无德’是心的愚用或恶用”“人人都是规划、经营、管理、建设自已人生的‘董事长’”“企业家成就企业的过程就是兑现自已心及其道的层面的过程”“没有人会拒绝你真诚且智慧地对他好,何况朝夕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君子乃至圣贤之心、圣贤之道、圣贤之德、圣贤之事,青少年也是可行而至的”“长者可持久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人生重大真理,进一步种下利益自已和兴旺家族的行为作用之因。当因缘具足时,就能收获更加利益自已和兴旺家族的反作用之果”等等,这样的隽思妙语,这样的新颖论断、理念和见解,在全书可谓俯拾皆是,足见其揭示之功(功底、功力、功效及功德)异乎寻常。

当然,此书对于人生真相、人间真知真理的揭示,主要落实在“心——道——德——事”四部曲的详尽展开上,其中更聚焦于如何建设和提升心灵品质上——作者一再强调,“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密码”“天底下的事业成败,只关乎这颗心”“在心上下功夫,德的提升则水到渠成,事的提升则心想事成”。而要建设和提升心灵品质,就必须明真相、求真知、悟真理,这都直接关乎文化自信的确立以及民族复兴的实现,因此,尽力阐发出揭示之价值,使读者觉知着光明景象,便成其为一种使命。好在作者原本于“揭示”方面就很自觉、很自悟,正如书中所说,“建设心灵品质是突破并超越心、道、德、事原有层面之固有状态从而开发更高层面心中宝藏的重要途径”,因此,“本书的宗旨就是阐明和揭示其根本原因和内在奥妙,从而掌握人生战略主动!”

“每个人心中都拥有无尽宝藏,分别体现在心上、道上、德上、事上都拥有无尽宝藏”“更高层面心上、道上、德上、事上及其各个单项上的心中宝藏皆是吾性自足的,但须开发,才能获得”——这是对人生重大秘密的揭示,启发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建设心灵品质的内在资源。这与“心即理”“吾性自足”“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成,乐莫大焉”“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等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特质一脉相承,实乃更为彻底、更为根本的独立平等观念以及道德自律精神。阳明先生有诗云:“良知却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所谓“良知”,就是天理所在,就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它无条件地天然地存在于我们每人心中,是用之不尽的心灵宝藏,而独知则是良知本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良知的本然意义,强调惟有自己才是良知的主宰,因此,人人都应当有信心将独自的意识潜能特别是道德潜能开发出来,推及万事万物,使之“生活化”,真正从人自身的本性中生发出现实的人生价值及意义;

“一个人有怎样善或恶的行为作用,在因缘具足时,就会得到相应的善或恶的反作用”——这是对人生重大真理的揭示,启发我们要相信贡献多少正能量则一定收获相应正能量。凡事均应遵行因果相循规律,以敬畏之心依道而行,多在提升心灵品质的行为作用上使劲,从而激发并收获相应的行为反作用,不断正向促进,直至实现幸福自在、圆滿觉悟人生,其中最核心、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以生命唤醒生命”、“以感恩应和感恩”;

“建设心灵品质,从而主宰更高层面行为作用,开发更高层面心中宝藏”——这是对人生重大战略的揭示,启发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去深刻认识建设心灵品质的至关重要性,即是否以及能否提升心灵品质到更高层面,其本质与致良知等无异,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事业前程以及生命质量,必须虔诚去做、一丝不苟去做、终身不辍去做、按阳明先生告诫去做,“须要时时用致良知的功夫,方才活泼泼地,方才与他川水一般。若须臾间断,便与天地不相似。此是学问极致处。圣人也只如此”;

“成就他人建设心灵品质,从而主宰更高层面行为作用,开发更高层面心中宝藏”——这是对人生重大价值的揭示,启发我们要传承天下关怀的圣贤理想,确立以天下为已任的千秋大义与情怀,竭诚扶助他人,该“输液”者“输液”、该“补钙”者“补钙”……使心灵品质日益清澈、健康,再由他们去影响更多人,如此循环往复,“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以带动整个社会面貌持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改观和优化。一切有志者、有良知者,都应将此看作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最大化”,并努力践行之。

……

本文至此,似以“要义有二”作结可也!《文化自信 民族复兴》着实含“新”量不低,此其一。此书不厚,但须细读多读,方能得其要领,因不止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颇为密集地示世于理念、观点、思维及其用语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更是在体系建构及创新上,展现了令人钦羡的才具与能力。就著书立说而言,在所有创新突破中,体系建构及创新往往难度最大,故亦最为渴望。而体系一旦圆融、圆通,便堪成经典。其实,以一系列创新突破特别是“‘人、道、德、事’四部曲”体系建构及创新,帮助更多读者豁然开朗,立志建设和提升心灵品质,本身已是实证“人生重大价值”的经典范本,故标名“经典版”实不为过。常齐光先生撰写此书,有强烈的“光明”意识,此其二。《易经·谦卦》云:“天道下济而光明”(意即上天的体性是济人于下,日月光辉由此而鲜明)。读此书,分明可感作者内心深处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洒的一片光明,以及热衷于用此光明去点亮更多人的淳厚良知。其笔墨精神周正严整、内敛深沉,心底则柔软如水、温和润人,诚“光明使者”耳!更何况,此书之成立,不仅来自读书、来自思考,也来自实践、来自亲身实践中的颖悟与修正,是有足够深厚的实践基础的——作者创办阳明教育研究院多年,培训办班线上线下生动活跃,已播益于全国各地上百万学员。故有底气在书中铿锵写道,“只要自己的心朝向光明,无论从事怎样的事业,都可以利益社会”“在光明的世界里,黑暗中的问题原本就不存在”“中国带给世界的始终是和平、共赢、道义、光明”;并多处论及“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仁爱、智慧、胸怀、能量等德的层面越高,事的层面就越高,所能成就的人生就越光明”……,还殷殷寄语青少年“应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不负韶华,担当使命,报效祖国,从而开启更加光明的前程”……

常齐光先生躬修笃悟,觉“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以及“良知上用功”等甚深!而“良知存久,黑窣窣自能光明矣”。(作者系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